聪明方法食五谷

2019-12-24

1、稻米

为五谷之首,是人类的最主要的粮食,亦是人身体能量的来源,《本草食鉴》记载:“米饭,性甘温、宜煮饭食、益血生津、补中养气、填髓充饥、健脾养胃、调和五脏,不可一日或缺。”稻米能补脾、养胃、滋养、强壮,煮成粥具有补脾、和胃、清肺的功能,对病后肠胃功能较弱者,尤其是口渴、烦热之人适合食用。

2、糯米

质黏柔、性甘温、具补中益气之功。《本草纲目》中提到,糯米,一治自汗不止。方法是:糯米、小麦麸同炒为末,每服3钱,米汤饮下。二治胎动不安,用糯米1两,黄芪川芎各5钱、水1000ml,煎服。三治虚劳不足及营养不良、体力衰微,方法是将糯米放入猪肚内蒸干,捣作丸子,每日服用。换算1钱=3.75克,1两=37.5克

3、玉蜀黍

即玉米,味甘性平,能调中开胃、利尿除浊,常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或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。用法是以新鲜玉蜀黍根和叶45~90克干者18~36克,水煎,1日分2~3次温服。

4、粟米

即小米,味甘、咸,性凉,有补虚损、健脾胃之功。小儿脾虚泄泻、消化不良,用粟米、淮山药共研细末,煮糊加白糖适量喂之。产后体虚,用粟米、大枣煮粥,加红糖食用。

5、小麦

性甘凉,具有养心安神、厚肠益脾之功。在医圣张仲景的《金匮要略》中就有一帖著名的甘麦大枣汤。可治疗因情绪抑郁或思虑过度、心脾元气受损,导致神志不安、悲伤欲哭、呵欠不断,以小麦治疗可具良好效果。方法是用小麦1两半,甘草3钱,大枣10枚,水煎分3次服。

6、大麦

甘咸性凉,有和胃宽肠之功。食管癌等所致吞咽困难,可用大麦面成稀糊状后饮用,因其性滑腻、易下咽,能助胃气、恢复体力。平日可饮用烘炒过的大麦放在开水中泡制成大麦茶,不但香气诱人,在进食油腻食物后饮用大麦茶,还可以去油、解腻,达到健脾胃、助消化的作用。

7、荞麦

味甘性凉,能降气宽肠、消积开胃,用于肠胃积滞、慢性泄泻、外用治水火烫伤等。李时珍在壮年之时,患肚腹微微作痛,食即泻,泻亦不多,一昼夜好多次,消瘦疲乏2个月,用消食化气药俱无效,有个僧人让他用荞麦面作饭,连食三四次即愈。

8、大豆

性甘凉,具有养心安神、厚肠益脾之功。在医圣张仲景的《金匮要略》中就有一帖著名的甘麦大枣汤。可治疗因情绪抑郁或思虑过度、心脾元气受损,导致神志不安、悲伤欲哭、呵欠不断,以小麦治疗可具良好效果。方法是用小麦1两半,甘草3钱,大枣10枚,水煎分3次服。

6、大麦

甘咸性凉,有和胃宽肠之功。食管癌等所致吞咽困难,可用大麦面成稀糊状后饮用,因其性滑腻、易下咽,能助胃气、恢复体力。平日可饮用烘炒过的大麦放在开水中泡制成大麦茶,不但香气诱人,在进食油腻食物后饮用大麦茶,还可以去油、解腻,达到健脾胃、助消化的作用。

7、荞麦

味甘性凉,能降气宽肠、消积开胃,用于肠胃积滞、慢性泄泻、外用治水火烫伤等。李时珍在壮年之时,患肚腹微微作痛,食即泻,泻亦不多,一昼夜好多次,消瘦疲乏2个月,用消食化气药俱无效,有个僧人让他用荞麦面作饭,连食三四次即愈。

8、大豆

性甘凉,具有养心安神、厚肠益脾之功。在医圣张仲景的《金匮要略》中就有一帖著名的甘麦大枣汤。可治疗因情绪抑郁或思虑过度、心脾元气受损,导致神志不安、悲伤欲哭、呵欠不断,以小麦治疗可具良好效果。方法是用小麦1两半,甘草3钱,大枣10枚,水煎分3次服。

6、大麦

甘咸性凉,有和胃宽肠之功。食管癌等所致吞咽困难,可用大麦面成稀糊状后饮用,因其性滑腻、易下咽,能助胃气、恢复体力。平日可饮用烘炒过的大麦放在开水中泡制成大麦茶,不但香气诱人,在进食油腻食物后饮用大麦茶,还可以去油、解腻,达到健脾胃、助消化的作用。

      【转至:中医中药网】

发送给朋友
分享到朋友圈
返回顶部  

乌拉特前旗中蒙医院 技术支持国风网络
电话:0478-3607408 地址: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红旗北街